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教学>>学生活动

【赛事锦囊】“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短视频大赛2024届获奖作品展播(三)

发布时间:2025-03-19     浏览次数:0

2025年“高教社杯”河北省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短视频大赛河北师范大学校赛已正式启动,为了使同学们做好充分准备,我们推出2024届获奖作品系列展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作品展示

非遗冀艺 数绘毗卢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ebei Digital Depiction of Pilu Temple)



二、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非遗冀艺 数绘毗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ebei Digital Depiction of Pilu Temple)

所获奖项:2024年“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河北省二等奖、校级一等奖

团队成员:周茂越、王培琪、温紫莹、李阳硕、李雪

指导教师:高洁、陈婧薇、王晓旭

作品介绍:

作品以青年视角展开文化传承叙事:古寺壁画斑驳的金箔与流动的云纹惊艳了女主,更刺痛着她的心——这些正在褪色的美学记忆,能否经得起下一个百年的风化?女主在欣赏壁画的同时,更多的是担心壁画受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保护。于是,她就思考,作为新一代青年人,如何利用数字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壁画做出有效保护和发扬呢?然后,她查阅相关资料,并且与“沥粉贴金” 技艺的传承人老师深度交流,最终找到了保护壁画的方法。

三、团队成员介绍及分工

左起:温紫莹、王培琪、周茂越、李雪、李阳硕


周茂越

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1班学生,中共预备党员,学习优异。连续两年获得“专业一等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院级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获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优秀奖、NCDA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省级二等奖等奖项。


王培琪

外国语学院2023级英语专业3班学生,共青团员,成绩优异。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等,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如“声动金秋·献礼国庆”配音大赛一等奖,“礼赞新时代,奋斗新征程”语言大赛二等奖等。


温紫莹

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1班学生,中共党员。曾获专业一等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等。获NCDA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以及省级奖项共六项。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优秀奖,以及省级奖项共九项。


李阳硕

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广播电视编导1班学生。曾获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优秀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省级三等奖等奖项。


李雪

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广播电视编导1班学生。曾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省级一等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省级三等奖等奖项。


分工安排

导演、剪辑、素材选择、文稿润色:周茂越

配音、英文文稿润色:王培琪

调色、策划:温紫莹

摄像:李阳硕

制片、中文文稿润色:李雪

四、经验分享

我们团队有三个重要的心得跟大家分享:

1.抓住机会:看到大学外语教学部发布的比赛通知时,我们果断将编导专业积累的拍摄经验平移转化,从日常创作延伸到跨文化传播赛道。如果当时没有抓住机会,也就没有现在的成绩。当机会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抓住它,不要想他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只要有了开头,咱们就是成功了一大半。

2.要有一个好态度 ——认真努力拼劲:我们的作品,当时是经过了许多次的修改,随着我们更深一步的思考和对片子地熟悉,每剪一次就对它更深入一次,主线慢慢的就更加清楚了。 这其实是需要建立在对主题的深刻把握的基础上的,另外还有查阅相关的资料,才能对主题和主线有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无论是从校赛到省赛到国赛,每次进阶到更高的赛道,我们团队就会不断润色文稿,思考剪辑的脉络,促进它更好。这个过程是不能怕苦怕累的,需要一直认真踏实的拼劲。

3.最离不开的就是团队小伙伴们的合作还有老师的指导:大家都是非常想把这个东西做好,建议要多和老师沟通。当时我们团队作品提交之前也请负责赛事的老师们再给出一些意见把把关,老师们都特别负责,特别助力我们。非常感谢外语教学部负责这些赛事的老师们,特别感谢所有参与的老师!

祝愿今年参赛的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注:2024年“高教社杯” 河北省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短视频大赛活动主题为:我和我眼中的科创)